行业资讯

\"黄焖鸡事件\"须沿供应链一查到底

2017-08-30 18:02:23 来源:中国供应链金融网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文/王学义


  我国很多餐饮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很难对上游的原材料进行控制。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保证进货来源正规、可追溯,这样才可以找到源头问题的所在,使食品安全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前几天,《经济之声》关注了海底捞食品卫生问题,这两天,餐饮业的另一家巨头——黄焖鸡也被爆出进货渠道不明,出售劣质甚至假冒的鸡肉。在江苏盐城,不少市民反映,有一家为黄焖鸡米饭供货的作坊生产条件差、环境脏乱、进货来源不明,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8月29日央广网)

  前有海底捞,后有黄焖鸡,一连串的食品安全问题让人触目惊心,俨然无论在哪个消费阶层,总有某个商家坑到你的节奏。特别是此次爆出的某些黄焖鸡门店供应商,使用的不仅有劣质鸡肉,甚至还有假鸡肉,真可谓利欲熏心,丧尽天良。

  此次事件中所暴露的另一个问题同样令人震惊。报道称,盐城市亭湖区食药局工作人员表示,这种针对专门店铺供货、加工冷冻食品的作坊不在监管目录中,处于监管空白状态。按照这位工作人员的理解,“小作坊面向的群体是所有的人,大家都可以买”,但黄焖鸡是面向店面的,所以“没有办法把它当做小作坊去监管”。

  在食品安全大于天的当下,如此严重的问题,竟被理解为“监管真空”而没法管,这岂能不让人错愕?即便涉事供货点不属于“小作坊”范畴,但所经营的肉类毕竟属于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仍然有责任也有义务,按照食品流通环节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要求来办事,加强对这些初级食用农产品的加工管理。这也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黄焖鸡供应链出现此类问题,背后有无相关监管部门失职、渎职等问题?

  黄焖鸡供应链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也在提醒餐饮企业必须真正实现进货来源的可追溯。像海底捞的后厨卫生问题,或许可以通过后厨公开、可视化来解决,但像黄焖鸡这种小餐馆,则很难做到这一点。与之类似的是,我国很多餐饮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很难对上游的原材料进行控制。这种情况下,就必须保证进货来源正规、可追溯,这样才可以找到源头问题的所在,使食品安全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食品安全卫生是底线,也是不容挑战的“红线”。有关监管部门应该根据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考虑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那些严重漠视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无良从业者,处以严厉的制裁手段。同时,也应对涉事黄焖鸡门店沿供应链全面追查,一查到底,并对相关从业人员考虑实施行业禁入处罚,使其失去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的资格。也只有严格执法,才能缓解食品安全方面的民生焦虑,真正保障舌尖安全。 

分享到:

相关资讯

从物的信用到数字信用:金融机构如何“脱核”?

IIOT技术:让“物”能被实时感知

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分论坛六:多层次资本市场退出生态构建专题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3月28日上午,“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分论坛六——多层次资本市场退出生态构建:从路径优化到风险防范专题研...

“央地联动·产融协同——央地基金高质量合作新生态”会议在京举办

​3月28日,由央企投资协会主办、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波银行”)北京分行承办的“央地联动·产融协同——央地基金高质量合作新生态”会议在京举办。本次会议是“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分会一,共同谋划央地基金合作未来蓝图,着力共建央地基金合作新生态。

“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在京举办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性变化,更好地推动投资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于3月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朱民、江磊等专家,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央国企投资机构代表,科创型企业代表等近600名嘉宾齐聚北京,共同探讨坚守初心与创新求变,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财通供应链荣获 “最佳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奖”

3月21日,2025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出席并致辞,本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