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全面提升供应链发展水平 同时要“匹配”社会发展

2017-10-27 11:31:00 来源:中国商报

来源:中国商报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司长郑书伟分析指出,这是国务院首次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指导性文件,对全面提升我国供应链发展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供应链发展水平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与民众的生活水平正相关。我国供应链发展现在已进入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新阶段,供应链整合能力和协同效率已经成为企业、产业甚至是经济的重要核心竞争力,高效的供应链能够降低百姓生活成本,也能提升其资源配置能力、协同能力及服务支撑能力。国务院首次就供应链创新发展出台指导性文件,其积极作用与意义可想而知。


目前,国内的供应链发展水平仍然不够理想,比如从目前国内流通成本之高就可以看出。有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物流总费用为11.1万亿元,占GDP的15%左右,明显高于发达国家平均8%—9%的水平,其中保管费用占33.1%、管理费用占13%。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保管费用是其的2倍,管理费用是其的3倍至4倍。物流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例,我国大约在30%—40%,而其他发展中国家约为15%—25%,发达国家一般为10%—15%。


高成本流通最终还是将羊毛出在羊身上,处于末端的消费者将为此买单,这将加重消费者的负担。而这也将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消费端越远,流通成本越高,也会影响企业的影响力与竞争力。据测算,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就可以节约7500亿元。若将节省下来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就能带动消费,拉动内需。


从高成本流通就可以看出供应链发展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供应链不能高效运作就是流通成本高的重要原因,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甚大。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的高效率,流通成本高则是一种低效率的表现,这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现代化进程。


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其目的就是为了降成本、提效率。提升我国供应链发展水平,让供应链发展水平能“匹配”上社会发展,兹事体大,关乎国计民生,也是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能够让经济运行变得更为高效、便利,从而降低消费者负担,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是建设节约型社会、高效率社会、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分享到:

相关资讯

从物的信用到数字信用:金融机构如何“脱核”?

IIOT技术:让“物”能被实时感知

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分论坛六:多层次资本市场退出生态构建专题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3月28日上午,“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分论坛六——多层次资本市场退出生态构建:从路径优化到风险防范专题研...

“央地联动·产融协同——央地基金高质量合作新生态”会议在京举办

​3月28日,由央企投资协会主办、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波银行”)北京分行承办的“央地联动·产融协同——央地基金高质量合作新生态”会议在京举办。本次会议是“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分会一,共同谋划央地基金合作未来蓝图,着力共建央地基金合作新生态。

“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在京举办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性变化,更好地推动投资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于3月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朱民、江磊等专家,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央国企投资机构代表,科创型企业代表等近600名嘉宾齐聚北京,共同探讨坚守初心与创新求变,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财通供应链荣获 “最佳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奖”

3月21日,2025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出席并致辞,本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