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数字供应链金融:产业互联网下的新蓝海

2019-08-05 10:30:00 来源:中国供应链金融网

供应链金融是一种从产业链中来、到产业链中去,不断地夯实和优化产业链的生态金融。经过近20年的理论和实践摸索,供应链金融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体系已经逐步成熟,但产品和业态的创新从未停歇。


产业互联网的浪潮正席卷而来,这种趋势加深了产业对链式金融和数字金融的需求,从而为数字供应链金融再造了一片蓝海。


数字供应链金融不但带来商业模式的重塑,也将促进供应链金融供给多元化、服务对象广泛化、服务方式智能化以及资产标准化。积极搭建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并将其打造成连接产业生态和金融生态的桥梁,是数字供应链金融实践者的必然选择。乘着政策的春风,供应链金融必将大有可为。



数字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

产业互联网不断向纵深发展,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金融服务必须更加链条化和生态化。

金融服务供给者基于海量、多维度、实时动态的生产和交易客观数据的金融风控成为现实。数字化金融通过对产业链上更全面、深入的数据分析,可以对服务对象进行精准画像,摒弃过往以掌控资产为核心的风控理念,从而破解中小微企业风控难题。

产业互联网带来的产业链的全面数字化,必然要求供应链金融服务与时俱进,走向科技金融、数字金融,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数字供应链金融。



数字供应链金融的新特征

(一)商业模式平台化

传统供应链金融主要以解决融资问题为目的,是典型的信贷驱动类业务。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则要求金融服务供给者必须对商业模式进行升级,不再是简单的信贷或资金提供者,而是成为深度参与搭建或与产业龙头等共建产业互联网平台,牢牢掌握产业端的场景与数据入口,在此基础上向以信息咨询、资产运营、资产交易、资金撮合为核心的数据驱动的金融服务模式转变,实现平台化运作。

(二)金融供给多元化

传统供应链金融的供给者以天然具有资金优势的商业银行为主,而且是典型的卖方主导的市场,因此资金优势足以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壁垒。但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才是核心资产和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产业龙头、B2B交易平台、供应链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物流企业,还是金融科技公司或是互联网巨头,谁能凭借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先天优势,在垂直细分领域占领场景,积累高质量的产业链大数据,谁就能抢占市场先机,并构建出自己的“护城河”。

(三)服务对象广泛化

传统供应链金融主要立足于核心企业,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服务与核心企业紧密连接且直接发生交易往来的上下游企业,服务半径较短,产业链上其他众多中小微企业无法获得供应链金融服务。

数字供应链金融利用金融科技缔造数据价值,可以利用全面、持续的数据还原真实的产业链图谱,并对微观个体客户进行精准画像,突破传统业务限制,将金融服务沿产业链向上下两端无限延伸,更多的中小微企业可以享受到优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四)金融服务智能化

在数字供应链金融时代,基于产业链大数据的深刻洞察,我们可以更加精准地挖掘客户的需求并营销;依托大数据建模自动化审核,将被动式授信模式转变为主动式获客与主动式授信;在贷后管理环节通过大数据自动化预警,全面提升风控的智能化水平。

同时,基于对产业链和客户个体需求的精确分析和掌握,金融供给者可以从产品模式、业务流程等各方面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个性化定制,金融服务更加柔性化,服务理念彻底走向以客户为中心。


数字供应链金融连接两大生态

产业互联网进一步加深了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产业及金融的重构,形成了两个生态,即数字化产业生态和数字化金融生态。

数字化的金融生态往往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小贷和保理公司、财务公司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主体构成,这些主体都是资金的提供者,也是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之间数字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种数字化解决方案也可能由金融科技或互联网类公司来提供。

作为供应链资产和金融资本的枢纽,它一方面引导金融生态的“水”精准灌溉产业生态中全链条的实体企业,另一方面也将产业生态中形成的大量优质供应链资产导流至金融生态的各联盟合作伙伴,从而实现各自的价值主张。


数字供应链金融的前景

数字供应链金融的未来空间无疑是巨大的。据研究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可达15万亿元左右,而且在未来几年内还将以较高的增速继续发展。

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开展自金融业务的产业龙头企业等,均应当以“产业+科技+金融”三者的融合为核心理念,积极构建数字供应链金融平台,才能在数字供应链金融时代占领高地。

开放科技平台通过获取运行过程中的客户需求、市场变化、技术发展等实现动态优化或创新从而打造成专业化的数字供应链金融创新工厂,使这种数字金融平台成为数字化风控、资产运营和系统运维等专业能力输出的智慧型服务平台。 

供应链金融的直接服务对象比较特殊,它们是被誉为中国经济毛细血管的广大中小微企业,数量最多,同时也是最具创新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和推动创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产融结合”、“脱实向虚”的大背景下,应产业互联网发展而生的数字供应链金融,是服务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佳途径之一,必将拥有广阔的未来。

来源:家昌智库


分享到:

相关资讯

从物的信用到数字信用:金融机构如何“脱核”?

IIOT技术:让“物”能被实时感知

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分论坛六:多层次资本市场退出生态构建专题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

3月28日上午,“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分论坛六——多层次资本市场退出生态构建:从路径优化到风险防范专题研...

“央地联动·产融协同——央地基金高质量合作新生态”会议在京举办

​3月28日,由央企投资协会主办、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波银行”)北京分行承办的“央地联动·产融协同——央地基金高质量合作新生态”会议在京举办。本次会议是“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分会一,共同谋划央地基金合作未来蓝图,着力共建央地基金合作新生态。

“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在京举办

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结构性变化,更好地推动投资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央企投资2025·变与不变”暨第十届央企投资发展会议于3月2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朱民、江磊等专家,相关政府部门领导,央国企投资机构代表,科创型企业代表等近600名嘉宾齐聚北京,共同探讨坚守初心与创新求变,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财通供应链荣获 “最佳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奖”

3月21日,2025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标杆大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出席并致辞,本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