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系

这次“战疫”,是产业互联网能力的集中演练

2020-04-16 15:37:01 来源:中国供应链金融网

来源 · 北大纵横

▪ 汤道生,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总裁。本文为2020年3月12日演讲实录。

文厨先生、梁冬先生,各位长城会的朋友们:

大家好!

谢谢长城会的邀请。也感谢长城会,选择腾讯会议,来召开首届“GMIC在线”峰会。在使用当中,如果大家对我们的产品有什么建议,欢迎随时提出来。

过去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企业和政府机构,通过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工具,协助复工复产。在疫情的影响下,云上协同办公,在医疗、教育、零售、政务等领域,成为新的趋势。

春节前,腾讯就开始关注疫情,在疫情爆发的第一时间,就迅速展开行动:我们和复兴集团开展全球物资调度,把4万5千件防护服送到武汉等地区;我们设立了15亿的“战疫基金”,专款2亿元,成立了“战疫开发者公益联盟”,支持各界共同开发疫情小程序。

我们也发挥产业互联网的连接和技术能力,携手各级政府和企业,共同“战疫”,保障市民生活和社会经济正常运转。

例如,在医疗领域,我们和钟南山院士的团队,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推进流行病的筛查和防控;在政务领域,“防疫健康码”可以通过大数据,帮助主管部门快速识别风险,精准管控疫情;腾讯会议8天扩容了100万核计算资源;腾讯课堂在很短的时间里面,支撑起几千万师生同时在线上课……

最近,中央多次召开会议,提出加快“新基建”的建设速度。实际上,疫情期间产业互联网的表现,便是“新基建”加速落地的样本。疫情期间,产业互联网需求增加,多个垂直产业引入数字技术。但是,这里面更多是应急需求,如果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新基建能力,能有更深入、更广泛的支持,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基于这次疫情,我们初步看到了“新基建”的潜力,在未来更长的周期里,这种潜力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发挥更广阔的空间,持续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下面,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对于这些改变的几点看法。

✦ 第一,用户认知改变。疫情让待在家里的C端用户,通过在线的方式,去获得更多生活服务,比如生鲜到家、在线学习、在线问诊等。疫情普及了更多O2O在线服务,改变用户认知,培养用户新习惯。

这次疫情中,30多个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在线授课的需求,腾讯教育团队积极参与实施,助力学校“不停学”,服务学生人数超过1个亿。

过去,学生主要在学校中上课学习。现在,更多的用户学会了利用互联网工具辅助学习,也深度体验了在线课堂。在疫情爆发期间,百万老师选择了腾讯课堂或腾讯会议授课,与学生们互动,利用QQ与微信群提交作业。另外,“腾讯企鹅辅导”在疫情期间定制了1000场免费公益直播课,比如邀请了来自中科院、北师大的近百名专家,全国的孩子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更多的名师课程。

家长们发现,在线教育不仅让学习进度与效果更透明,更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到全国优质的教育资源。

另外,疫情期间,用户出门看病很不方便,而且,如果线下求诊不当,还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在线问诊、预约挂号可以缓解这个问题。我们在微信上,腾讯医典、腾讯健康小程序上,推出了义诊服务,累计服务超过1200万人次,平均每个医生每天的诊量超过80单。很多人发现,一些小病其实不用去三甲医院,在手机上也能解决,“小病往大医院”跑的习惯,也可以改一改。长远看来,这也能帮助医疗机构实现分级诊疗,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

很多慢性病患者的看病购药是个难题。上个月,广东开始试点,包括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内,多家医院支持用户通过微信,进行在线医保支付,这样,慢性病患者可以在线复诊、在线购药,药品还能直接配送到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全部流程。

还有一个例子是智慧零售,过去,生鲜到家主要是针对年轻人的服务。疫情下,出门买菜不方便,中老年人也开始经常使用,用户数和交易量明显增加。例如,每日优鲜从除夕到初六,微信小程序订单量同比增长3倍,交易额增长4.6倍。这种用户习惯一旦养成,可能会深刻影响行业发展。重大公共事件,影响了普通人的认知和习惯,最终也转化为用户需求,给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 第二,B端企业对产业互联网的内在需求被激发,疫情会结束,但被激发的需求,会保留、延续下来。

最典型的是在线协同办公。例如北京地铁公司,他们旗下有450座地铁站、5万员工,要保证地铁正常运营,过去需要很多面对面的开会、沟通。因为疫情影响,他们开始通过腾讯会议、企业微信,远程协同。最多一天,开了142次大型会议,来进行实时的工作安排,实现灵活调度,效率甚至比线下会议还要高。

而随着企业对在线办公软件的深度使用,大家还发现,通过企业微信等工具,可以在线完成客户管理、远程协作等工作,促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

✦ 第三,疫情之下,城市整体规划性增强,产业互联网的时空贯通、产业链打通,成为趋势。

比如,过去各地的数字政务建设,经常是每个城市单独实施,数据信息无法联通。在这次疫情中,健康码作为技术标准,首次实现了全国统一。“健康码”为疫情的大数据分析提供统一的数据源,也为国家制定整体防疫措施,提供了精准的依据。

我们帮助各级政府,推出了超过100个疫情服务小程序;我们联合各方推出的腾讯“防疫健康码”,覆盖近9亿人,使用人次超过16亿。

在疫情应对过程中,我们看到,产业互联网的C2B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是腾讯面向产业互联网的重要优势。

过去,实体企业接触用户,更多是通过线下的实体连接,在门店、在银行、在学校、在医院。但是疫情之下,实体连接被阻断,这时候,腾讯连接用户的优势,得到了凸显。

微信、QQ、企业微信的连接能力,让社会和企业服务,可以更高效触达用户。而小程序、公众号、微信支付等连接工具,保证了我们的服务能力,和用户的良好体验。

以西贝为例,通过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通功能,西贝全国200多家门店客户经理,和9万多名顾客紧密连接,借助小程序商城,为顾客提供食材订购和线上送餐服务。目前,西贝成功探索了一套应对疫情的方案,线上营收占到了西贝总营收的80%以上。

我们也看到,生态协同是推动产业互联网加速落地的动力,只有实体产业和互联网的“双打”,才能赢得胜利。

疫情下,社会和用户,对实体产业的服务模式、服务渠道等,提出了新的需求,只有互联网和实体产业彼此信任、互相依靠的“双打模式”,才能迅速破局,完成任务。

例如,我们和全国各地政府、地铁、公交、出租车公司合作,推出了公共交通信息登记系统——“乘车登记码”,如果发现有确诊的乘客,主管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排查疫情,通知同乘乘客,降低疫情扩散的风险,保障出行安全。现在,“乘车登记码”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宁波等13个城市上线。

在深圳,我们还和深圳地铁联手,推出了地铁车厢拥挤度的查询功能,乘客可以根据人员密度,选择人少的地铁车厢,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这次“战疫”,是产业互联网能力的集中演练,也是“新基建”进一步发展的起点。传统基建,解决了物和人的连接,公路、机场的修建,给区域带来繁荣的商业;而数字化新基建,解决了数据的连接、交互和处理。5G、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将给产业升级带来更大的空间,推动形成新的产品服务、新的生产体系和新的商业模式。我们将面临全新挑战,也将诞生全新机遇。

未来,腾讯希望做好“数字化助手”,释放我们的C2B优势,为各行各业提供工具、做好连接、建设生态,和各领域共同探索“新基建”的巨大价值,谢谢大家!


相关资讯

2021中国产业互联网年会暨中国产业互联网优秀企业价值榜颁奖典礼隆重召开

由贸易金融杂志、产业互联网前线、中国供应链金融网主办的“2021中国产业互联网年会” 暨“中国产业互联网优秀企业价值榜”颁奖典礼隆重召开。

为什么好的产业互联网项目多在内陆二三线出现

疫情让“产业互联网”等企业服务加速了发展节奏,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去寻求新的突破点。

【科法斯】聚焦世界贸易形势:尽管国际贸易受到意外干扰,全球价值链的前景依然光明

随着今年全球经济衰退,预计国际贸易也会大幅下滑,这是因为出现经济危机时,国际贸易的降幅往往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降幅。这是一...

产业互联网助力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变革

2019年,没有风口。这一年,资本寒冬笼罩着互联网圈,烧钱时代宣告终结,资本不再疯狂追逐所谓的风口,大公司也在勒紧裤腰带储粮过冬。但经...

新基建助推产业互联网提速

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医疗服务、科研攻关、协同办公、在线教育、物资调配等各条“战线”,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