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供应链

疫情当前资金紧张,谨防四大金融诈骗,切莫被骗雪上加霜!

2020-03-11 17:33:18 来源:广东防诈骗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银保监会等部门相继出台多份重要文件,部署金融行业支持疫情防控,推出各种惠民政策。可这些惠民政策在帮助消费者缓解眼前资金压力的同时,也被无孔不入的不法分子盯上,有的甚至冒用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名义发布虚假信息实施诈骗,为此广西银保监局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骗局一:以申请低息信用贷款为名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电话、短信、网络发布可以代理申请“额度高、利息低、无抵押、下款快的政府疫情专项贷款”的虚假信息,诱使有资金需求的单位或个人通过网络申请贷款,之后以收取贷款管理费用为由,要求申请人提前交纳工本费、中介费、预付利息,或以金融监管部门名义收取贷款保证金、解冻费、贷款发放押金等费用。

  骗局二:以冻结信用卡为名诈骗

  不法分子给金融消费者发送短信,称其信用卡因违约欠款将纳入征信系统,并被列入黑名单,让消费者及时致电客服、办理解冻。消费者未经验证便拨打了短信内预留的虚假“客服电话”,电话接通后被告知信用卡已被冻结,根据监管部门文件要求,需向不法分子名下的一张银行卡存入与欠款额度一致的钱款以“验证还款能力”。消费者转款后,虚假“客服”又称银行要验证消费者账号的“安全性”,向消费者索要了手机收到的短信验证码,随后消费者账户资金被转走。

  骗局三:老年人轻信投资信息遭遇诈骗

  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各种诈骗手段不甚了解、希望获得投资收益保障退休生活的心理,通过发布微信群二维码并在微信群中以投资人身份大量发送自己获得大额收益的消息,吸引老年人参与投资,进而向不法分子转账。

  骗局四:以购买口罩等防疫用品为名诈骗

 新冠肺炎防控期间,不法分子通过电话、短信、朋友圈等发布虚假信息,虚构口罩货源,要求受害者先通过微信或银行转账等方式付款,收到钱款后即就以各种理由不发货或将受害人拉黑。

  为此广西银保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

  1.请通过正规途径进行投、融资,切勿轻信陌生来电、短信及网络提供的贷款、投资信息。不点击、不下载来路不明的网络链接、手机或电脑软件,不将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告知陌生人,不轻易向他人转账汇款。

  2.银保监会依法依规对全国银行业和保险业实行监督管理,不会冻结任何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也不会向消费者收取任何形式的保证金、贷款发放押金。

  3.消费者对金融业务存在疑问的,可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咨询;个人账户信息泄露的,及时更换账户密码或注销银行卡;遭遇诈骗形成损失的,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配合案件侦查,尽力挽回资金损失。

     来源:广东防诈骗

分享到:

相关资讯

“亿”元融资落地:这家炼厂“库存少了,流动快了,负债降了!”

实现了“钱货一体”和“强认货,弱认人”的新型能源化工供应链金融路径。

企业如何通过内部制度设计与外部法律审查,确保供应链全流程符合国内外监管要求?

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今天,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已经跨越了国界,成为连接全球市场的重要纽带。然而,随着反洗钱、数据安全等监管要求的不断升...

“走单走票不走货”模式在供应链金融中涉及的法律风险和合规建议?

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其在促进产业链协同、优化资金配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走单走票不走货”模式作为供应链金融中的一种...

1500万秒到账!这家化企让库存甲醛变“黄金”

通过创新数字信用模式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首次将作为危险化学品的甲醛库存转化为数字信用资产。

第九届中国交易银行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低利率时代 交易银行的价值与机遇

本次大会线下14位重磅嘉宾进行交流和分享、深度解析行业,与近200位线下参会嘉宾、线上最高同时在线人数将近20000人共谋战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