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贸易金融 作者:夏宇瓷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如何以金融科技破解农业资金管理痛点,激活农业交易平台的枢纽效能,成为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课题。大连银行在这一领域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城商行特色化农业金融发展之路,其打造的现金管理产品已成功落地大连商品交易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签约的七大农业平台,年结算规模高达150 亿元,高效服务超 13 万平台会员,为农业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力。为此,《贸易金融》记者专访了大连银行交易银行部总经理王学东,深入了解大连银行如何以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农业交易生态。
筑牢种业安全基座,搭建资金结算“高速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而农业交易平台是连接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关键枢纽。金融服务农业,必须精准切入交易场景,解决产业链最核心的资金痛点。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其交易安全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王学东以甘肃某种业交易中心为典型案例,详细向记者介绍了大连银行量身为平台定制的金融解决方案。该平台作为国家级种子现货交易枢纽,面临着用户基数庞大、交易高频次、资金沉淀量大等特点,对资金安全与结算效率要求极高。针对这些痛点,大连银行依托现金管理平台为其量身打造了一套覆盖全流程的一体化结算与风控体系。
在账户管理方面,大连银行创新采用“总账户 + 子账户” 模式。平台只需在银行开立一个资金总账户,即可通过系统高效、安全地管理其会员的全部交易资金,实现交易资金与平台自有运营资金的物理隔离。这一模式不仅帮平台省去了管理海量子账户的繁琐,更从制度层面保障了每一位农户和涉农企业的资金安全,构筑了资金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在结算效率提升方面,大连银行实现了全流程线上化操作。交易平台全面支持种业中心现货挂牌交易模式下的所有关键环节——会员的入金、出金、行内转账以及跨行支付清算,全部可以在线上完成。系统自动化处理大幅压缩了资金在途时间。对于农产品交易而言,时效性至关重要。比如种子交易有很强的季节性,资金快速到账能帮助农户及时采购生产资料,错过农时可能影响一整年的收成。大连银行的线上结算系统让资金流转像高速公路一样顺畅,有效匹配了农业交易的快节奏需求。
在风险防控方面,大连银行将智能风控能力深度嵌入交易全链条。系统通过实时监控交易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可自动识别异常交易特征,对虚拟交易、超额支付等违规操作进行精准拦截。同时,协助平台严格执行会员‘白名单’准入和管理机制,从源头把控风险。这套智能风控体系就像为资金流转设置了多个智能安检门,确保每一分涉农资金的安全,最大程度保障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的切身利益。
目前,这套金融解决方案为年交易额超百亿元的种业流通体系铺设了一条金融高速公路,是金融科技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典型实践。
科技赋能开放协同生态,灌溉乡村振兴沃土
在成功服务种业交易平台的基础上,大连银行正将农业金融服务的触角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通过科技赋能构建开放协同的农业金融生态。
农业产业链条长、涉及主体多,单一金融产品难以满足全场景需求。大连银行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开放的金融服务平台,链接农业交易各方主体,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
当下,大连银行计划持续迭代升级现金管理服务,将应用场景从种业拓展至粮食、果蔬、水产等更多农产品及涉农要素交易平台。通过优化系统功能,增强对农业交易场景的适配性,例如针对农产品预售模式开发专项结算功能,支持分期支付、账期管理等个性化需求等。不同农产品有不同的交易特点,比如水产交易对资金结算的及时性要求更高,粮食交易则涉及更多仓储质押环节,大连银行将持续精进相关金融产品开发,为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场景化服务。
同时,大连银行将深化与合规交易场所及登记结算平台的合作,共建农业金融生态。通过系统对接实现数据共享,整合交易、物流、仓储等多维度信息,为涉农企业提供更全面的信用评估依据,助力解决农业融资难问题。
结合区域优势,大连银行还将探索“农业 + 海洋” 的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大连作为沿海城市,海洋经济是重要特色。大连银行将在拓展海洋金融的同时,助力本地海洋牧场的优质产品通过农业交易平台输送到全球各地,实现农业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延伸。
展望未来,王学东表示,大连银行将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继续深耕“农” 字赛道。“乡村振兴需要金融活水的持续浇灌,作为城商行,我们将充分发挥决策链条短、服务灵活的优势,以专业、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更多农业交易平台赋能,助力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坚实的城商行力量。”
从种业安全到全品类农产品交易,从单一结算服务到综合金融生态,大连银行以金融科技为笔,以农业场景为卷,正书写着城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特色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