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ICO的命运被七部委所改写。
而一道被改写的,可能还有行业先行者对于新生事物的创新精神,他们忌惮于监管部门高悬起达摩克利斯之剑,张皇于周遭猝尔来临的那种不确定性。
放宽观察视域,这可能是殒命时间最短的行业案例,一个曾经活泛的、勃兴的行业就这样生生被摁了下去,以至于裹挟期间的先行者错愕不已。
从发轫之始到团灭之局,不过短短数年,且行业在为大众广泛知晓之前,大多数时间还是在窄众市场中匍匐而行,其创造的价值并不为人道。
而得益于数字加密技术等方面的盛行,这一为区块链发展立下功勋的融资活动,才开始有了熠熠生辉的可能性,以至于被普罗大众接受并进行合理化投资。
资本的逐利性,彰显ICO所能给投资者带来颇为丰富的获得感,于是我们看到雨后春笋般崛起的ICO平台,为区块链源源不断提供着血液供给。
但任一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劣币都会如影随形,ICO也不例外,尤其是作为新生事物的它,让更多觊觎市场奶酪的劣币横行于此,并继而蚕食公信力。
这期间,离不开先行企业的示范作用和标榜意义,离不开行业协会的自我净化和深度过滤,更离不开监管部门的及时介入和政策护航。
但如果缺失了市场的身影,新生儿所需要的“阳光”注定不多。
可以看到,此次七部委对ICO的整治,行动之快、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前所未有,甚而连数天前认为年底之前才能出台监管政策的媒体都万万没有想到。
确乎,这一次颠覆了诸多业内人士的想象空间,想到四年前余额宝的出现,业界哗然,那时候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者有之,而更多的是收获的拥趸无数。
彼时,余额宝在众人的视线中,傲娇的开始了它的新生之旅,就连央行的副行长也在当时郑重表示,“我们支持这类新生事物的发展。”
这是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的最佳诠释,市场先行,政府护航,两者相得益彰。
翻检过往的历史,几乎所有的创新来自于社会的肌理深处,民瘼百姓的生活实践,造就了他们与本真生活最为切身的体验,并不时孕育新的想法和创意。
在今年7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总理李克强语重心长的说——
大家翻翻科学史,人类的重大科学发现都不是“计划”出来的!必须给科学家创造更多的空间,释放他们更大的活力!
除了科学领域,其他行业亦然。
假如滴滴的陈维不曾遭遇打车之难,假如监管政策在行业萌芽之时重重落下,假如智能手机不会随着技术进步而广为普及,共享汽车估计还将遥遥。
所以,我们对新生事物需要一点包容。
就连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也认为,监管者不宜作为 ICO项目好坏的审判者,最佳的角色是市场创新的“守门人”,而不是“清道夫”。
由此,姚前建议监管应对适当对ICO项目“包容性豁免”。
姚前所长认为,监管不确定性将是 ICO 长期面临的最大政策风险。因此,建议对 ICO 实施监管沙盒,监管部门可在确保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前提下,在监管沙盒内对 ICO 的上市审批、投资者限制、项目公开宣传和推介等方面实施豁免或有限授权,允许 ICO 项目开展测试活动而不需要担心监管后果,为 ICO 项目创造 “安全”的创新空间,降低创新成本和政策风险。
但这样的建议早已隐匿于一片喧嚣中。
目前,诸多的ICO平台积极拥护此次监管部门出台的政策,并积极配合监管,进行内部自查,升级风险防控等级,严格执行相关政策规定等等。
而从全球市场上来看,ICO市场依旧坚挺存在,尽管美国、瑞士、英国、新加坡等国都在关注ICO的监管,但并没有取缔,国际ICO正在快速发展中,全球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了10亿美金。
在美国,ICO融资的规模于2017年出现了井喷。
这些域外市场的表现,可以视之为镜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