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陈明武 梁又元 摄影 杨晓峰)临近重阳,天高气爽,金菊怒放。2017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社属媒体走基层、中国网、河南电视台等媒体深入基层,走进社旗县桥头镇王蛮村付庄,收获了满镜头正能量。因为,这里有位心性慈善造福乡里的女企业家叶先勤。
叶先勤,桥头镇付庄人,鼎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桥头镇人大代表,社旗县诚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社旗河韵杂志社社长。说起她,远远近近,无不交口称赞。
倾心文化,精心打造乡村书画长廊
叶先勤女士对文化情有独钟,她说,文化是企业的闪亮名片,搞企业,不发展文化,是走不远的。她经常带领员工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让员工快快乐乐工作,快快乐乐生活。2016年,她在家乡建立了富润源家庭农场,想带动乡亲一块致富。农场建立伊始,她就投资五六万,建了—道五十多个版面的书画长廊。书画作者二十多位,都是县里或省里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内容多是传统经典,绘画内容多是养眼的风光和具有象征意义的梅兰竹菊等。乡亲们走到这里,都会停下脚步观赏,无形中接受了美的熏染和精神的陶冶。之前,她还花费四五万元硬化地面,绿化美化道路,让乡亲们心悦目爽。
此外,她还广泛联络书画人才,开展书画交流活动,活跃了圈内外人员的文化生活。去年春节,她自备纸墨,邀请县老年书画家协会的书法家们义写春联,为乡亲们奉上了五百余副精美春联。去年,她还请来社旗县越调剧团到付庄演出,让乡亲们舒舒服服地在家门口看大戏。
贫助困,带领乡亲走共同富裕道路
叶先勤南阳的公司,招收有几十名工人,其中有一部是她挑选的经济困难的乡亲。她在蒲山镇设的厂,也吸纳了—部分经济困难的乡亲。近两年,她投资—百多万,在家乡建了厂房,建了冷库,购置了烘干机等设备,欲发展艾草加工等项目,招收本地工人,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当地种植花生多,她就买了花生摘果机,以较低的价格帮助乡亲花生去果。今年雨水多,部分乡亲的花生遭受水浸快要生芽了,她免费为乡亲把花生烘干,挽回了损失。平时,遇到善事,她都会随喜相助。她曾为县城敬老院捐助上万元,为家乡王蛮小学捐物数千元,为社旗兴隆镇薛庄困难人群捐款捐物。去年春节,她又花费数千元为乡亲们买扫帚塑料桶等保洁用品,为五保户送去米面油。在村里,她家被评为文明家庭,她被乡亲们称为爱心企业家。
回报乡梓,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
叶先勤的行为,感动了乡亲,感动了社会,县电视台数次到这里这里采访报道,南阳市电视闻讯也前来这里采访。社旗县县委书记余广东不止一次来到这里,对她的:表示支持和鼓励,桥头镇书记崔荣克多次到这里,积极协助叶先勤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由于村里和叶先勤的努力,2016年,她所在的付庄村被评为社旗县美丽乡村示范村。
面时鲜花和掌声,叶先勤沒有陶醉。她说:“我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家乡的水土滋养了我,乡亲们的关爱支持了我,为家乡付出—点既是应该的也是我高兴做的。同时,也实现了我的个人理想和人生价值。我在家乡的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投入很多。对文化的支持还很有限,对乡亲的帮助还很不够。”
问起今后的打算,叶先勤说:“主要是与家乡的艾草产业结合,做好艾草产品加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安排更多乡亲就业。同时,更多投资文化事业,把家乡打造成越来越靓的美丽乡村,让乡亲过得更快乐更有品位。”媒体朋友们看着,听着,拍照着,感到很新鲜、钦佩,也很振奋。
一位媒体朋友说:“—个女企业创业不容易,能回报家乡更是难得,叶女士的精神值得点赞和传扬!”
当天,县老年书画家协会的多位书画家在领导魏章成、张伟、王太欣、张天有等的带领下也来到这里挥亳创作。书法家深厚的功力精彩的创作引起了远道而来的记者们的关注,他们驻足观赏,并请心仪的书法家为自己留下了墨宝。